“水紋天上碧,日氣海邊紅”,這是唐代詩人張九齡筆下的廣州。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,污水、廢水排放量逐年上升,魚翔淺底、水紋澹澹的生態美景面臨挑戰。生存與發展面前,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已刻不容緩。
廣州瀝滘三期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及一二期提標改造工程,由中國中鐵上海工程局廣州瀝滘污水處理廠(EPC)項目建設者和廣州市水投集團、凈水公司共同負責。其中三期日處理能力達25萬立方米,一二期提標改造日處理能力達50萬立方米,這標志著廣州瀝滘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將達到75萬立方米,出水水質均達到一級A及地表V類水(較嚴值)排放標準。服務面積達115平方公里,惠及人口超240萬,有效滿足廣州市對提高污水收集處理、改善水質的迫切需求,為最終打贏黑臭水體攻堅戰邁出堅實一步。
其規模究竟有多大? 14.6萬平方米占地面積,相當于2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;120多萬立方米出土量,相當于1.4個水立方;80萬平方米模板用量,相當于2個天安門廣場的面積;5.4萬噸鋼筋,相當于1.3個鳥巢體育場總用鋼量;36萬立方米混凝土,比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大廈還多。
2017年,廣州市人民政府頒發《廣州市治水三年行動計劃》,中國中鐵上海工程局主動作為,承建了廣州市瀝滘污水處理廠三期、瀝滘污水廠提標改造設計-采購-施工總承包(EPC)項目。蘇州富特尼水務工程有限公司作為其中V型濾池工藝、加藥間、氣體儀表項目的建設者,為廣州市治水攻堅及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作出突出貢獻。作為廣州中心城區新建、擴建的8座地埋式污水處理廠之一,項目開建之初就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。
碧水波光潾潾,綠樹如蔭,繁花錦簇,這是瀝滘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著力打造的地上花園式景觀,這一切還要歸功于腳下的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。
項目工程體量大、工期緊,施工難度較大。疫情期間,蘇州富特尼水務工程有限公司的項目團隊仍堅守在項目工程一線,不斷優化施工組織,科學合理倒排工期,發揮全員主動性,歷時15個月如期完成建設任務,比常規工期時間縮短近一半,創造了同行業建設的“廣州速度”。